泸州这家店有两个豆花西施而且是“智能”的_机械人_工作
“您好,欢迎光临!
”伴随着问好声,一名身着旗袍的“美女”彬彬有礼地伸手呼唤。店内右侧是一整块玻璃,两名穿着围裙的“美女”正费力“事情”着。只见穿蓝色衣服的“美女”卖力推磨,每推一转,阁下穿赤色格子衬衫的“美女”就加入水和大豆,还伴随着转头动作,令围不雅观者称奇。
邹属民今年72岁,从前毕业于成都工学院,退休前是一名工程师。退休后,他琢磨着做餐饮,选来选去,终极决定做豆花,“豆花是名小吃,老少咸宜。”
在实际操作过程中,邹属民创造,传统的人工磨豆浆的办法不仅耗费韶光,而且人工也不好请。“给120块钱一天没人乐意干,还不说其他的。”邹属民说,他决定利用自己所学来办理这个问题。
“之以是设计成人的样子,紧张是既要好用还要有不雅观赏性。”邹属民说。有了动机之后,他时常琢磨这事儿。去年10月,推磨、添料机器人进入设计阶段,两个月韶光里,邹属民设计了机器人的所有构造和部件,手绘1000多张图纸。随后,他投入5万多元将所有零部件生产出来,并买回了仿真塑料“模特”,组装成了第一代机器人。
“看着挺大略,但推磨和添料机器人实在不好做。”邹属民说。全体系统由一台电机带动,石磨下的主轴类似汽车方向盘的设计,推磨机器人利用了机器枢纽关头的“球头”设计,添料机器人则利用了火车车轮连杆齿轮构造。
“第一代添料机器人采取弹簧和钢绳实现动作掌握,稳定性差;第二代采取气缸推动实现添料动作,噪音太大;终极,采取连杆齿轮构造,效果不错。”邹属民说。所有零部件组装完毕后,邹属民花了近1个月的韶光来调试,“现在每次添大豆的数量都能精确掌握,每次加12颗”。
店内事情职员说,两个机器人24小时用电36度,可磨60公斤干豆。按一度电1元的价格估算,两个机器人24小时事情本钱仅36元;
如果人工作业,按一个人事情8小时人为120元打算,两个人事情24小时仅工钱就要720元。
目前,邹属民发明的机器人推石磨已成功注册了牌号,并得到了实用新型专利。邹属民的推磨机器人也引起了其他人的把稳,纳溪和叙永的商家也加盟开起了连锁店。下一步,邹属民还打算研发炒菜和送菜机器人,让全体餐厅做事都由机器人完成。
刘传福 成都商报客户端 蒲康林
本文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