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3月5日,美军XQ-58A“女武神”无人机在亚利桑那州尤马试验场完成首次翱翔。

“女武神”战斗无人机:高隐身、长续航、低成本_僚机_无人机 绘影字幕

“忠实僚机”褪去观点外衣

夏 昊 胡瑞智

在空战中,僚机作为长机的“左膀右臂”,紧张卖力不雅观察、鉴戒和掩护,与长机密切协同,共同完成任务。
因此,僚机翱翔员与长机翱翔员之间的默契显得格外主要。
不过,随着科技不断进步,无人机在僚机机库内刮起了一阵新风——“忠实僚机”浮出水面。

2015年,美国空军提出了基于“有人机/无人机编组技能”的“忠实僚机”观点。
最近,由美国空军实验室和克瑞托斯防务公司联合研发的XQ-58A“女武神”战斗无人机首飞成功,标志着“忠实僚机”正在褪去观点外衣,逐步变为现实。

那么,“女武神”战力几何?它的涌现有什么意义?有人机与无人机相遇又能碰撞出什么样的火花?本期《兵器大不雅观》,就让我们一起走近这种或将开启人机协同空战新模式的“忠实僚机”。

集高隐身、长续航、低本钱等特点于一身

“女武神”人小鬼大

“女武神”原是北欧神话中一群专门卖力网络英灵的女神,是英武和俏丽的化身。
XQ-58A取名“女武神”,很可能想预示它是一种“好看又能打”的无人机。

作为一款远程高亚音速战斗无人机,“女武神”身材“娇小”,长8.8米,翼展6.7米,比战斗机小了一圈。
不过,它却蕴藏着非比平凡的“运动天赋”:装备1台喷气发动机,最大翱翔速率1050公里/小时,最大航程近4000公里,实用升限超过13700米。
“女武神”可以选装多种电子设备,内置弹舱载荷250公斤,可挂载联合制导攻击武器或小直径炸弹等,具备一定对地打击能力。

对付五代机来说,隐身技能已经成为标配。
作为五代机僚机的“女武神”,隐身技能自然不会缺席。
得益于采取隐身设计和内置弹舱,多架“女武神”同时伴飞时,与长机也没有违和感。

“女武神”另一大特点便是其长续航能力强,近4000公里的续航表现乃至超过了一些双发客机。
这就使得它能够飞到敌纵深履行打击。
值得一提的是,“女武神”不须要在机场起降,而是直接由火箭助推器弹射起飞,利用降落伞进行回收,这降落了它的利用门槛。

此外,低本钱也是“女武神”的特点之一。
作为美国空军实验室“低本钱可花费翱翔器技能”操持的产物,“女武神”不但“有能力遂行打击和情报监视侦察任务”,还要在完成任务后“可抛弃”。
因此,研发团队专门在性价比高下了一番功夫,采纳了诸如利用低寿命发动机等方法,终极把“女武神”的单价掌握在300万美元以内。
这一价格仅为F-35战斗机单价的三十分之一旁边。
这样,在F-35战斗机被导弹锁定的死活关头,“女武神”就会挺身而出,彰显其“忠实”本色。

能胜任侦察员和突击手平分歧角色

“多面手”戏份增加

“女武神”到底能胜任哪些角色呢?

现阶段,无人机已经成为沙场侦察的主力军。
与“环球鹰”这类单平台无人机系统比较,多架“女武神”与战斗机协同合营,能更好地发挥其侦察探测能力,在空战中当好战斗机的“眼睛”和“耳朵”。

由于体积小、载荷轻,“女武神”不适宜装备较重且发射功率较大的有源雷达,而适宜搭载体积较小、重量较轻的无源探测设备。
履行侦察时,战斗机的相控阵雷达作为照射源,“女武神”前出将吸收的雷达回波数据进行预处理后传回战斗机。
这样,电波的传输损耗明显减少,系统的覆盖范围得到有效扩展。

当敌方拥有具备隐身能力的五代战机时,多架“女武神”可利用无源探测依然可以提前创造其踪迹,为身后的战斗机指示目标。
就算真碰着难缠的对手,“女武神”被击落,身后的战斗机也能据此预判危险,做到全身而退。

比起做“眼睛”和“耳朵”,“女武神”做起“拳头”来也有模有样。
当前,地面防空武器系统发展迅速,战斗机想在S-400、“爱国者”等防空系统上空“穿越火线”,很有可能“出师未捷身先去世”。
若采取战斗机/无人机协同实行任务,由“女武神”深入防区打击目标,战斗机在火力打击范围外担当作战掌握、电子压制与空中掩护等任务,战斗机的安全就能得到一定担保。
如果一击未中,还可由另一位“女武神”完成“补刀”。

除担负侦察和打击任务,“女武神”还有望扮演更多角色。
近年来,随着技能的不断进步,无人机在空中加油、通信中继、运输等领域大展拳脚,如MQ-25“黄貂鱼”无人加油机就已经进入研发测试阶段,在“环球鹰”根本上“魔改”而来的EQ-4B“沙场空中通信节点”已经实行了上千次作战任务。
在这些成功范例的“启示”下,“女武神”及其后续的升级改进款很有可能博采众长,形成更加多元、立体的“忠实僚机”军队。

系统作战上风或将改写空战规则

“人机协同”未来可期

在电影《绝密翱翔》中,人工智能无人机“艾迪”拥有完备自主的空战能力,依赖影片中的出色表现圈粉无数。
当前,以“女武神”为代表的“忠实僚机”由于智能化程度不高,还无法实现完备自主作战。
不过,“忠实僚机”通过和战斗机组成空战系统,采纳有利的战术配置和作战协同来抗击仇敌,这种考试测验与创新,或将改写当下的空战规则,开启一种高效可行的空战新样式。

美国空军曾经提出过“人机协同”空战系统。
这一系统中,无人机支配在战斗机前方约100公里处打头阵。
战斗机则在飞往作战区域的途中保持无线电静默,仅吸收由无人机、高空侦察机、侦察卫星发送的作战信息数据。
到达攻击位置后,战斗机雷达开机,照射目标,指挥前方的无人机发射导弹,展开攻击。

这一系统的上风显而易见:无人机在前排冲锋,承担了被击落的风险;战斗机暗藏接敌,提高了攻击的溘然性;由于战斗机和无人机处在不同位置,机载雷达照射方向和导弹翱翔路线不重叠,导弹的威胁更大、更难防;战斗机的雷达卖力导弹制导,无人机可以真正做到“发射后不管”,因而能有效提升打击效率和生存能力。

新的作战样式总能引起军工巨子们的兴趣,除“女武神”之外,洛马公司和波音公司也相继蹭起“忠实僚机”的“热度”。
自从“忠实僚机”观点提出后,洛马公司就积极跟进,先后完成了“海弗-空袭者I”和“海弗-空袭者II”的试飞。
前不久,波音公司也在一次航展上展示了他们的“忠实僚机”——“空中力量组合系统”。
据称,这架无人机除能完成侦察和监视任务外,还能承担电子对抗任务。

然而,对“忠实僚机”的登场,依然该当保持客不雅观和镇静。
从目前来看,“忠实僚机”刚刚首飞成功,今后能否适应繁芜的沙场环境,更好地融入现有作战体系,还须要经由实战考验才能下结论。
不过,随着人工智能、云打算、5G移动通信等技能的不断发展和利用,以及各国军工企业对类似战斗无人机研发的关注与追随,拥有独立自主剖析、判断、决策能力的无人机大概不久就会伴飞在各国空军战机旁边,成为名副实在的“忠实僚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