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座战斗机上的飞行员如何进行分工,单个方面的人工智能
各位网友好,小编关注的话题,就是关于单干人工智能的问题,为大家整理了1个问题单干人工智能的解答内容来自网络整理。
双座战斗机上的飞行员如何进行分工
哨兵小虎第512条回答。
双座战斗机按照座位的排列方式分为:串列式和并列式。
(串列式↑↑↑)
(并列式↑↑↑)
按照战斗机的作战用途又可分为:教练机和歼击轰炸机(歼轰机)。
(歼10教练机↑↑↑)
(苏-34战斗轰炸机↑↑↑)
当然,无论战斗机上的座位如何设置,战斗机的主要作用还是为了作战,那么小虎就从用途分类上为大家介绍下战斗机上的飞行员到底如何分工呢:
一、教练机。
教练机分为前舱代教和后舱代教。
前舱代教:就像学驾照时,教练要为你示范一下标准操作一样,前舱是教员,后舱是学员!此时后舱的所有设备除了送话器之外,都是不能乱动的,动就要经过前舱许可!
此时前舱是负责主要操纵飞机的,而后舱什么也不用做,要做的只是体会,熟记教员的操作流程!
后舱代教:此时的学员已经具备前舱操纵能力,可以独立操纵,后舱的教员主要负责为其提醒、或者纠正操作失误。就像教练在副驾驶位置上为你踩刹车一样。
此时前舱依然是负责主要操纵,而后舱呢则负责纠错和关键操纵,看到前舱有不对的地方,立即喝止或主动操纵纠正,后舱的操作权限大于前舱的操作权限!
就像我们在***里看到某岛空军中尉简柏丞的飞行教官批评前舱的飞行学员一样,后舱有关键时刻的优先操纵权!
二、歼轰机。
歼轰机的座位分为两种,比如苏-30的串列式和苏-34的并列式。
苏30的串列式:前舱主要负责飞行驾驶、航线规划以及空战的雷达锁定、情报态势共享等,简单说就两项:飞行、雷情。
后舱呢主要负责飞行的航线领航、着陆领航、轰炸领航等,另外负责空战时的导弹发射、轰炸时的武器投放等,简单说也是两项:领航、武器。
而苏34的并列式也是左右舱,通过这张图片我们可以清晰的看到他们的分工。
左舱飞行员主要负责飞行驾驶、雷情搜索等,基本功能相当于前舱飞行员的飞行操纵、雷达操纵等!
右舱飞行员主要负责飞行领航、目标锁定操作、而且也具有相同的飞行驾驶功能!基本功能相当于后舱飞行员的领航、武器控制、教练机的后舱教员功能!
题外话:我是哨兵小虎,谢谢你的阅读。作为一个老兵自媒体也需要您的支持关注。多谢了!
双座战斗机有串联双座和并联双座两种。串联双座飞机 前座飞行员主要任务是驾驶飞机,后座飞行员负责武器操作,当然他们的职责也是可以互换的。而并联双座战斗机 如苏34两位飞行员职责分工是一样的,都可以驾驶飞机。也都可以操作武器。
F15、F16、苏27、苏30、歼11、歼16是四代机,F22、F35、歼20是五代机。这是按技术水平分的。但根据飞机的定位,使用思路,还有其他的分法。
F15C(单座)+F15E(双座)
苏27(单座)+苏30(双座)
歼11(单座)+歼16(双座)
单座歼20+双座歼20
它们是一类,是最强主力战斗机搭配,是不计代价,追求最强战力的主力战斗机。是正规、按套路争夺制空权的最佳战机。都是双发重型战斗机,单座的叫战斗机/歼击机,双座的叫多用途战斗机/战斗轰炸机。
F16是辅助机型,高低搭配中,低的那个。歼10和它是一类:单发中型机。
大黄蜂、阵风追求的是:均衡。价格别太贵,性能还可以,打空战也行,对地、对海攻击能兼职。但均衡也是庸俗,啥都能干点,也是啥都不太强。价格别太贵,性能也不会太强。阵风的贵是法国武器本身就贵,出口更贵,另外一码事。法国要是做F15这种重型机,肯定比阵风贵很多,性能也会强很多。
F15当初号称没1磅的重量用在对地攻击,全部的实力都在打空战上,非常不均衡,但打空战它是极强。
F22是另外一种战机:刺客。是按照猎杀苏联预警机设计的。自己单干,快速突击过去,打完就跑。和歼20的用法完全不一样,单纯的比较F22和歼20谁厉害,没任何价值。苏57和F22是一个思路,它俩一类。F35是攻击机。米格29和鹘鹰是前线战斗机,是用来保护地面坦克部队的:机体小、作战半径小、载弹量小。
F15C+F15E、苏27+苏30、歼11+歼16、单座歼20+双座歼20,战斗机+多用途战斗机,这四套是空军的主流、主力、骨干,其他的是附属、补充、点缀、旁门。
使用的思路是:
战斗机护航,负责打敌人的战斗机。这些都是大飞机,装了大雷达,探测能力强,能更快更远的发现敌机。都装了两台大推力发动机,动力足、速度快、爆发高、机动性强加上载弹量大。战斗机是按纯打空战设计的,高度适合打对手的飞机。
多用途战斗机负责攻击,打对手的地面、海面目标。譬如雷达站、防空阵地、指挥中心、军舰......
战斗机和多用途战斗机组团,战斗机负责保护,多用途战斗机负责打击。突袭过去,把敌人的空军、战机摧毁在地面,再把它雷达站、防空导弹阵地、指挥中心、军舰......炸了。
多用途战斗机是打击的主力,打出最高伤害。战斗机收拾零星已经起飞的敌机、漏网之鱼,保护多用途战斗机。它俩都是大飞机,装的油多,作战半径大,可以远程突袭,打到敌人老家,把敌人消灭在地面,不让他战机有起飞的机会,在他家里就把他打残,陆海空三军全打残在家里。
这套组合是用来打第一波的,所以必须要强,要最强。战斗机强,多用途战斗机也得强。F15E、苏30、歼16、双座歼20,都是多用途战斗机。这几款飞机比较要命,能对地对海攻击,速度还挺快,机动性也都不错,都带了顶级的大雷达,发现目标的能力强,同时代的一般战斗机还真不一定能打过它。加上它们有战斗机机掩护,外围被突破了,它自己也能打。实在不行了,还能跑。
战斗机+多用途战斗机的这种重型大飞机组合,一般人对付不了。
之前讲单座歼20+双座歼20第一波突袭,把敌人摧毁在地面,有网友说这么一套还真没人能扛住。但这并不是咱们的首创。F15系列是最早这么干的。单座歼20+双座歼20是F15C+F15E正统传承,作战理念是完全一样的,只是技术上的升级。美国人后来搞的F22、F35是跑另两个道上了,没啥意外都跑岔道了。
鹘鹰也岔道了......
战斗机机任务相对简单,只干一件事,打敌机,打空中目标。驾驶员、导弹、机头都指向一个目标,都是向空中看。
多用途战斗机得干两件事,既要打击地面、海面目标,也得打空战。昂贵的双发重型机,战斗机+多用途战斗机,是用来打最高强度战争的,敌人的水平也是按最高难度设想的。虽然有战斗机护航,但依旧不能保证不被突破。一旦有敌机杀过来,多用途战斗机也得能打,同样要打高强度空战。而它的主要工作还是对地、对海攻击,这就麻烦了。随时准备空战,驾驶员要向前向空中看,又得对地、对海攻击,需要向下看。要操作雷达、红外以及其他电子设备。既要探测空中,又要探测地面、海面,又都各有好几套设备,每套设备好几个操作步骤,一个人根本忙不过来。
使用机载武器是很繁琐的事,几十、十几个步骤。不是飞行员很轻松的按下钮就能解决的事。打击地面目标,主要靠扔炸弹,不是导弹。扔的是激光制导炸弹,需要一定的操作,飞机上的激光指示器要始终照射目标,直到炸弹击中,需要人工来完成。既要打空战,又要扔炸弹,一个人还是忙不过来。
F117是单人机,只有一个任务,向地面投掷激光制导炸弹。它完全押宝对手无法发现它,自己不需要打空战,如果被对手发现,它和靶机没有任何区别,只能任人宰割,还没有难度。F35是单座,这都是美国联合盟友欺负为欺负小国准备的。真遇到强大的对手,F35在投弹的时候,会失去空战能力,因为一名飞行员需要专心使用激光指示器,盯紧地面目标,也是非常危险的。
对地、对海攻击要发射反舰导弹、巡航导弹、空地导弹,都得是几十、十几个发射步骤:开雷达、调参数、扫描、开保险、通电、搜寻、识别、威胁程度、锁定、开火、跟踪......很麻烦。
多用途战斗机的任务、职责、要干的活摆在这,一个人无法完成,所以要增加一个人,通常放在后面。事情也很简单,它干的就是俩活,就得俩人来干。战斗机干的是一个活,所以一个人够了。
前面的飞行员叫:驾驶员。
主要负责驾驶,这本身就是个高强度的工作。兼职监视空中情况,打空战。
后面的飞行员叫:武器操作员。
主要负责使用各种武器。搜索下面目标,使用各种弹药发起攻击。每一个武器都是十几二十的使用步骤。使用激光指示器对准目标,保证炸弹击中。飞行员负责开的稳稳的,他负责打的准准的。对地、对海攻击的时候,前面的飞行员还能一直准备对付突然出现的敌机。武器操作员也能为他准备空对空导弹。
双核双线程。安了两块CPU,能同时干俩活,干一个活的时候,还能双核协作。
现代空战,人的肉眼依然有很大作用,不是单纯靠设备。两个人,两双眼,战斗力也是很大的提高。武器操作员还有一定的规划路线、制定策略的职能,也是俩人、俩大脑的好处。
双座歼20也是做这工作的,纯纯的多用途战斗机,升级版歼16。操控不了无人机啥的,之前讲过好几次了,这里配张图,正常人一眼就能知道为什么:操控无人机得这么一大套设备,还是操控一架。剩下的问题可以自己脑补!
首先告诉广大朋友一个常识,单座战斗机更加倾向于制空战斗,当然也有对地打击能力,双座型号则为多任务战斗机,除了有很强的制空能力更主要肩负对地/海打击任务。
为什么说双座战斗机可以执行更多任务,因为毕竟两个人,所以工作量就更大一些,而不是多一个无所事事的“替补”来占用战斗机上宝贵的空间。因此这样就必须要“分工明确”!战斗机作为现代空战和战争的急先锋,从战场环境和任务需要都对其性能有着越来越高的要求,它们执行的任务也不在像原先那样单一。
作为空军的核心力量,战斗机的各项指标完全影响着它的性能。
早期战斗机多为空战或对地专用型号,随着雷达、航电、火控等系统的发展,战斗机的作战能力也日趋提高。它们开始不仅肩负着激烈的对空作战和精确的对地对海作战,甚至还要在电磁干扰的环境中战斗。在AI技术没有彻底成熟之前,一名飞行员要进行雷达搜索、目标锁定、飞行机动、数据传动/接收、导弹发射、电子作战、战区情报查看等等,如此繁重的工作必然需要另外一名“副驾驶”来分担。
现在大多数战机都有双座型号,譬如F-15/18、J10、苏-30等。
不要着急,马上来讲一下重点:由此可见单座战机的多功能打击能力明显不如双座,那么双座战机是如何分工呢。由于前座飞行员的视野范围更加广阔和灵活,所以前座负责战机的飞行控制,包括飞机加速、规避、机动、授油等。而后座就主要负责雷达火控系统控制还有武器投放,我们可以称之为“武器系统操作员”(WSO)或“雷达操作官”(RIO),也就是说前面的飞行员专注于飞行,后面的专注于航电系统与武器操作,可谓分工明确,无需再“一心两用”。
双座F-15战斗机
双座型号不仅局限于战斗机,更是教练机的基础配置。教练机一般是前面坐学员,后面坐教官,方便飞行教学和指导。当然还有一朵战机界的“奇葩”,那就是苏-34战斗轰炸机,它采用并列双座座舱设计,由于机头比较丑陋,所以被叫做“鸭嘴兽”。它的飞行员在驾驶舱左侧,武器操控员在右侧。
反正毛子的货物本来就追求实用第一,从不关心颜值。本人一直叫它“飞天德”,相信看过这部动画的亲们深有感触。
因此双座战斗机的优势是显而易见的,它不用像单座战机的飞行员那样观察显示器中的数据,一边空战机动飞行,一边控制武器发射还可以。但是增加对地精确打击任务后他就会“手忙脚乱”的在各个武器和模式中切换,以及要确定更多的数据,最后才能发射导弹,然而这个时间飞机只能靠自己飞行,这是非常致命的一点。
双座战机就可以从根本上解决掉这一缺陷
不过在普通飞行的时候后座的生活还是比较惬意的
一款战机从单座发展到双座需要长期的经验累积和改型,因此五代机的双座型号还没有任何动静。双座战斗机会更加占用空间,额外的多了一套弹射座椅和航电系统,增加了飞机重量,但是双座战机可以相互提醒、纠正错误、避免疲劳驾驶。个人感觉它们只有任务分工不同,没有优劣之分,譬如美国的F-18F双座大黄蜂更加适合执行截击和对地攻击任务,当然在多任务性能上双座明显优势于单座。
我是军武奇兵,感谢您的关注与支持!
到此,大家对单干人工智能的解答时否满意,希望单干人工智能的1解答对大家有用,如内容不符合请联系小编修改。
本文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