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面***编辑 | 彭朋

周全摊开转专业新成立人工智能学院上海交大年夜本科招生计划更新_人工智能_上海交年夜 科技快讯

全面放开转专业,校本部医学院可互转;新成立的人工智能学院首次进行本科招生,打造AI领域“黄埔军校”;试点16个双学位项目,让精良的学生更加精良……2024年6月5日,上海交大发布最新本科招生操持,创新不少,亮点十足。

“零门槛”转专业,还有16个双学位项目

不知道选什么专业?选了之后又不喜好?没紧要,在上海交大可以“零门槛”转专业。

据上海交大招生办主任武超先容,自2024年起,上海交通大学全面放开转专业,学生在大一、大二、大三学年均可申请转专业,有多次转专业机会,校本部和医学院也可以互转。

武超说,上海交大不以学积分排名、不及格课程门数等作为转出原专业的刚性哀求,更看重学生综合能力、兴趣爱好及个人发展考量。
每年春季学期的4-5月,学校将组织全校范围的转专业。

他指出,上海交大所有专门都是热门专业。
今年,选择转入天文学专业的学生数量不在少数。
学生用脚投票,也倒逼各专业进一步提高传授教化质量。

除转专业外,学校还进一步打开专业限定,通过多渠道充分知足学生的学科修读需求。

目前,上海交大设置了16个双学士学位项目,通过专业强强联合,打造理工交叉、经管文理交叉、医文交叉的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
学生在学习年限内,完成干系学位修读需求,可得到两个学位。
届时,一本学位证书上,写明所授两个学位。

此外,上海交大学生也可以在大二时可根据自己的学习情形和兴趣爱好选择修读第二学科专业。
目前,上海交大已开设覆盖人文社科、工科、理科等的43个辅修专业。

武超指出,有16个双学士学位试点项目,具有覆盖面广、特色光鲜、导向明确等特点。
所涉及专业都是学校最强势或最具特色的专业,所有项目的设计,都充分考虑了学生未来发展的核心需求,有着极强的专业交叉互补性。
项目涵盖了理工、经理文管医文等多种类型的交叉复合,具有最广泛的选择性,为学有余力、综合本色精良的拔尖学生供应多样化的成长空间,培养和造诣一批可能改变人类未来命运的创新型交叉复合人才。

今年新增的数学与运用数学-人工智能双学士学位项目,堪称王牌专业和前沿学科交叉的范例项目。

据上海交大数学科学学院副院长王增琦先容,这是上海市教委今年批准的唯一一个数学+人工智能的双学位,覆盖每一位运用数学专业的学生。

她指出,数学作为人工智能发展的基石,不仅为人工智能供应新的模型、算法和精确性依据,也为人工智能发展的可能性供应支持平台。
与此同时,人工智能对数学理论提出了寻衅,发展利用新的数学理论工具办理人工智能问题具有必要性,会成为运用数学的主要方向之一。

该双学位项目侧重人工智能核心根本理论与算法,目标是为国家培养从事新一代人工智能数学机理研究和算法研究的数学家和具备高维剖析、大模型核心算法能力的人工智能技能体系创新型复合人才。

人工智能学院首次本科招生,100%进入头部AI企业实践

2024年,上海交大聚焦国家及上海市重大发展计策及家当布局,先后成立集成电路学院、生理学院及人工智能学院,更好地做事对接国家计策需求和上海三大先导家当发展任务。

个中,人工智能学院是上海交通大学携手上海市以及上海人工智能实验室国家级平台而成立,构建“学院-产教领悟平台-工业创新研究院”三位一体协同体系,贯通“0到1”、“1到100”的创新链,推动形成“人才促进创新,创新推动家当,家当吸引人才”的正循环。

今年,新成立的人工智能学院将以人工智能(拔尖英才试点班)为招生专业首次进行本科招生。

自此,上海交大在人工智能领域招生培养全方位格局已经形成,人工智能(拔尖英才试点班)、人工智能(卓越人才试点班)以及数学-人工智能双学士学位项目,将招收有志于人工智能领域的精良本科生,打造人工智能领域的“黄埔军校”。

上海交通大学是全国最早开展人工智能领域人才培养的高校之一。
2011年开设IEEE试点班,进行人工智能本科人才培养。
2019年,上海交大开设国家首批人工智能专业,设立人工智能(卓越人才试点班)。
2021年,上海交大与上海人工智能实验室深度互助,共建“国智班”。
在2023年的CS Rankings中,上海交通大学打算机和人工智能分项全部位列环球第三。

上海交大培植有全国唯一的“人工智能教诲部重点实验室”,已成立“上海交通大学人工智能研究院”。
学校面向国家需求,致力于成为人工智能根本研究拔尖人才和交叉运用高端人才发展与发展的“摇篮”。

上海交大汇聚了一大批人工智能领域顶尖学者,包括天下人工智能领域有名专家、图灵奖得主、中科院外籍院士、欧洲科学院院士等。
在国际人工智能人才投入总量方面,上海交大拥有近千名研究职员,成果的产出和论文专利数均位居前列,在新一代机器学习、深度学习与打算机视觉、人工智能芯片与架构、智能自主无人系统、医疗康健大数据智能剖析等方向形成了光鲜的特色。

在家当界,不能不提到“交大系”企业。
上海交大已培养了一批具有影响力的创新创业人才,诸如依图科技、第四范式、商汤科技、云天励飞、流利说、触宝科技等。

上海交大人工智能学院教授卢策吾透露,首届人工智能(拔尖英才试点班)操持高考直招30人,再从全校拔尖选拔弥补40人,师生比为1:3,将实现100%奖学金覆盖,100%进入头部AI企业实践。
学生将配置院士领衔的高水平本科导师,卖力学生的人格塑造、学业辅导、科研勾引、生活管理、人生存划等。

“致远名誉操持”升级,培养未来科学家

2024年,上海交通大学国家拔尖操持学科基地——致远学院进一步升级,包括理科名誉操持和工科名誉操持两大操持。

据致远学院常务副院长何峰先容,理科名誉操持覆盖数学、物理学、天文学、化学、生命科学、打算机科学、生物医学科学七个方向,个中打算机科学方向分设ACM班、约翰·霍普克罗夫特班。
工科名誉操持覆盖全校所有顶尖工科专业。

致远学院是全国拔尖人才创新培养示范区,荣获国家级传授教化成果奖、全国教诲改革创新特殊奖,还曾得到两项环球教诲创新奖,得到国际高档教诲界的高度认可。

何峰透露,每年交大新生中将近10%的拔尖学生进入致远学院,学生在大一、大二学习课程,大三、大四开始做科研,导师像带博士一样带本科生。

过去十余年来,致远学院九成以上毕业生赴天下一流大学连续深造,近八成直接攻读博士学位,近50位毕业生已成功任教于天下顶尖高校。

致远学院在环球范围内聘请精彩学者担当授课西席,一批诺贝尔奖得到者、图灵奖得到者、有名教授在此任教。
致远学院争取为100%学生供应外洋研修机会,让学生进入天下一流大学或研究机构的实验室,跟随天下顶尖科学家开展科研演习,引发学生的创新潜质,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和聪慧,以“大师”孕育“未来大师”,同时实现奖学金100%覆盖。

新增多个行业特班,强国一代的首选

今年,上海交大多个学院推出多个行业特班。

上海交大排名天下第一的船舶海洋与建筑工程学院首次开展船舶与海洋工程(强基操持)招生,该专业以共和国勋章得到者、船舶与海洋工程系1949届校友黄旭华命名为“旭华班”,实施本博衔接培养,旨在发扬黄旭华科学精神,培养做事海洋高端装备设计制造、海洋资源开拓利用、海洋安全掩护保障等国家海洋强国计策需求方向的高本色专业人才。

据该学院党委副布告薛鸿祥先容,学院希望培养总师型人才和工程科学家型人才,既熟习装备,又深谙智能。
学生在大三结束后即可申请提提高入衔接研究生培养的学习阶段,开展学术研究、修读博士阶段的课程,学院以精英化培养模式和精准的学术勾引,最大程度缩短人才培养周期。

此外,船舶海洋与建筑工程学院设有船舶与海洋工程-数学与运用数学双学位项目。
该方向依托2个教诲部“双一流”培植学科,强强联合实施跨学科专业的交叉渗透,面向学有余力且数理根本突出的学生,加强船海工程与运用数学的交叉培养,重点加强数理方法、打算数学和随机理论等知识的学习,演习学生面向繁芜工程问题的建模剖析能力培养“新知识创造与创建”的本色。

进入该学院的学生,将与宁德时期创始人曾毓群、中国工程院院士林忠钦成为校友。
“通过上海交大船海专业培养的学生,能够胜任船海装备行业任何岗位,也能在不同领域大有作为。
”薛鸿祥说。

今年,上海交大材料学院新增材料科学与工程(徐祖耀名誉班),致力于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和创新精神的学术型人才,培养能够办理国家重大关键领域中轻质高强材料、电子信息材料,生物医用材料,清洁能源材料等材料问题的未来科学家和工程师。

上海交大溥渊未来技能学院新增康健科学与技能专业,依托全国首批未来技能学院打造,面向人类康健全生命周期,领悟理、工、医等多学科领域,通过人工智能、大数据、虚拟现实技能与生物信息、基因技能、预防医学、运动转化医学等知识内容的交叉领悟,研究生物遗传成分、环境成分、卫生成分等对居民康健预期寿命的影响规律,探索生命从孕育、发展到朽迈的全过程康健规律,致力于培养引领人类未来康健科技创新的领军人才。

上海交大法学院新增涉外法治特班,依托教诲部涉外法治人才协同培养创新基地、上海高校涉外法治人才教诲培养基地,整合学校在理工、经济、外语等学科的上风资源,本研贯通培养,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和家国情怀、通达国际规则、能够参与国际法律事务、长于掩护国家利益、勇于推动环球管理体系变革的高本色涉外法治人才。

医学院新增临床医学(五年制,眼视光医学),以培养临床医学人才为根本,在传授教化操持和课程体系中增加眼视光医学模块,结合各附属医院丰富的眼科学临床传授教化资源,力求培养厚临床医学根本、专眼科学技能的复合型卓越创新眼视光医学人才。

上海交通大学首创了高档教诲改革开放的诸多率先。
2024泰晤士高档大学排名43,QS排名45,稳居海内一流大学高校前列,跻出生界一流大学行列。
在最新的高校ESI排名中,位列内地高校第三,CS ranking 位列内地高校第二,普通高校大学生打算机竞赛指数A+。
2024年发布的生均(编注:每个在校生包括本科)预算经费高达58.24万元,位居全国第二,毕业生就业力也稳居全国高校前三。

目前,上海交通大学综合生源质量位居全国顶尖高校前列,成为各省高考排名前千分之一乃至万分之一才有机会进入的顶尖学府之一。